看看張小龍是如何解讀微信的
摘要:看看張小龍是如何解讀微信的,張小龍對微信的解讀,12月11日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走出幕后,公開解讀微信,尤其是對平臺的理念和方向.......
12月11日的
微信公開課上,
張小龍走出幕后,公開解讀微信,尤其是對平臺的理念和方向。下面
合肥網絡公司來給大家解讀下。
1.我們希望鼓勵有價值的服務。之前的
博客時代非常火,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也開始慢慢衰退了。做了微信公眾平臺后驚訝的看到一些媒體和博客的作者們上傳了一些文章進來,并且公眾平臺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好文章,這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互聯網思維顛覆快遞行業,迎來3.0時代,所以我們非常鼓勵這樣的一些優秀的文章能夠出現在公眾平臺里,這是對用戶非常有價值的服務,隨后也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內容。對于這些出現的內容我們會嚴格控制并做一些限制。我們的原則是希望有價值的服務出現在平臺里。
2.希望能夠消除
地理的限制。其實互聯網的出現是為人們的交流消除了一種地理上的限制,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所有的人都卷入到一種跨越時空的交流中去了。傳統的地理是一個商鋪需要找到一個好的低端才會有價值,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對地理的依賴慢慢降低。我們希望一個盲人的按摩師,即使不需要出租一個店鋪,只要手藝足夠好,就可以在一個不是很好的商鋪里提供按摩服務,希望能夠給那些沒有地理優勢的商家也能帶來非常好的訪問量。
3.
消除中介。所有的傳統商業都是大多依賴中間的環節,我們的平臺是希望能夠直接提供這種服務。這種服務如果商家可以進來,消費者也能進來,那他們就是可以相互連接起來的。這種模式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因為商家很難和消費者直接討論。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我們希望商家和消費者能夠在公眾平臺里直接對話。
4.
去中心化。微信的做法是不會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給所有的平臺方和第三方。我們希望第三發給能夠自發的組織自己的客戶。我們通過掃描二維碼讓手機連接到某種服務。一個新的用戶裝了微信以后,他在微信里找不讀奧一個叫做公眾號或者公眾平臺的入口。如果他沒有關注任何公眾號的話,看不到任何公眾號的存在。微信公眾平臺里每天有近千萬的公眾號,他們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給自己帶來流量,微信沒有一個中心入口提供給他們,這是去中心化在微信中的提現。
5.
搭建生態系統。有人擔心微信這樣子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會不會把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做了。微信不會什么都去做的,我們是希望通過微信搭建一個生態系統,而不是把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塊都做了。我們只是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而不是要建造自己的宮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