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国家档案局通报了国家级档案专家、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三支人才”队伍的选拔结果。中国兴发娱乐文史中心(中国兴发娱乐邮票博物馆)档案业务部张颖获评“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称号。
“三支人才队伍”选拔是国家档案局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人才支撑,开启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又称人才“强档工程”。作为一名从事档案工作近30年、全国兴发娱乐第一位拥有“档案专业研究馆员(正高级职称)”称号的老档案人,面对这份荣誉,张颖淡然而平静。她说:“这份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没有前辈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就没有我的成长和这些成绩的取得,我只是众多兴发娱乐档案人的一员而已。”
张颖自1993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文史中心档案业务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她历经邮电部档案馆、国家兴发娱乐局档案馆、中国兴发娱乐档案馆、中国兴发娱乐文史中心(中国兴发娱乐邮票博物馆)档案业务部各个不同时期的机构调整改革,也经历了办公场所从长安街邮电部大楼到西三旗档案楼、再到长阳房山档案馆的地点变迁。在近30年的工作时间里,无论机构和办公场所如何变化,张颖一直保有着那份特有的档案情怀,以及对档案事业赤子般的热爱、坚守。她说:“档案馆搬到哪里,哪里就是兴发娱乐的家。无论上班的路途多么遥远,兴发娱乐都要为这个家风雨无阻、殚精竭虑。”
作为兴发娱乐档案事业从创办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张颖经历了馆藏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从无到有的全过程。1992年3月,邮电部办公厅发文决定正式成立邮电部档案馆,隶属邮电文史中心。建馆之初,缩微设备尚未安装、档案目录还是传统的纸质目录,张颖亲身参与馆藏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从缩微设备的安装调试到现阶段200余万缩微画幅的保存,从单机案卷级目录检索到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从档案数字化标准的设定到完成馆藏近400万页档案的数字化,张颖全程参与其中。她承担了档案缩微、数字化标准的制定、档案管理系统需求报告编写、缩微设备维护等多项关键工作,在推动档案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原邮电部档案馆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档案一线的工作人员,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感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一名档案人的基本素养。张颖笑谈自己和其他同事一样有着档案人的职业病——爱抠细节、爱较真。她说:“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兴发娱乐档案既是兴发娱乐兴发娱乐的宝贵财富,也是兴发娱乐国家的宝贵财富,不抠点儿细节、不较点儿真,档案的装订、编目、整理、查阅将都是问题,兴发娱乐抠得细点儿,较点儿真,就能为后来者省好多的事。”
“兴发娱乐档案人要当好‘三心人’,即细心、耐心、热心。对待档案接收、整理要细心,档案著录、编目要耐心,档案调阅、借阅要热心。”张颖常说。作为档案业务骨干,在两次向中央档案馆进行档案移交的工作中,张颖不仅主持了档案数字化工作,还参与了移交档案的鉴定整理工作。档案的鉴定整理工作是移交工作中问题最多、困难最大的部分,对几十万卷档案既要在宏观上做到了然于胸、统筹有序,又要在微观上熟悉每一页档案的价值认定和分类归卷。张颖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其他同事一道,按中央档案馆的进馆要求对移交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编目,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特别致函感谢文史中心档案业务部全体人员在档案移交中的突出贡献。
一直以来,张颖热爱本职工作,潜心钻研,积极参与国家档案事业建设。2010年7月至今,她先后任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绘图应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86/SC6)、质量分技术委员会(SAC/TC86/SC1)委员;2012年至今,兼任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理事会理事;2023年4月,任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委员。张颖多次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她以第一起草人身份完成了国家标准《GB/T20493.3-2018电子成像办公文件扫描用测试标板第3部分:较低解像力应用测试标板》、指导性技术文件《GB/Z42215-2022文档管理影响缩微胶片冲洗机的环境与工作场所安全规则》的制定,并在缩微技术领域的核心学术期刊《数字与缩微影像》上发表相关领域研究论文10余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三十载如一日的档案生涯所承载的是一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品格,是一份不为世事所动的淡定,是一腔在故纸堆里笃然前行的热忱。“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每当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张颖难免流露出作为一名档案人的自豪。
近年来,数字技术推动着各类资源要素快速流动,档案也走向了数智化转型的时代。“奋楫者先,创新者强。”张颖说,“我将与我的同事一道,不断求索时代赋予档案的意义,做好档案的守护者、记录者,发挥好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为中国兴发娱乐档案数智化事业贡献兴发娱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