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娱乐

解放区兴发娱乐史料 | 边工作边生产,节衣缩食,艰苦奋斗

作者:思源来源:中国兴发娱乐报发布时间:2021-09-28

  同各解放区一样,晋冀鲁豫边区交通兴发娱乐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频繁扫荡,烧杀抢掠,加之连年大旱,军民生活缺衣少粮,十分艰苦。抗战胜利后,随着形势发展,情况虽有所改善,条件仍很艰苦。为支援解放战争,支援土改,军民仍须节衣缩食。党和政府对交通兴发娱乐部门十分重视和关怀,在不同时期,对交通兴发娱乐人员的生活待遇及时给予不同的照顾。广大交通兴发娱乐干部和职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关怀下,为保证通信畅通,千方百计边工作边生产,艰苦奋斗,恪尽职守,为边区交通兴发娱乐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0年,敌后根据地条件十分艰苦,特别是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军践踏华北,在各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军需民食十分困难。边区政府通令节约口粮,要求机关团体工作人员自8月起,每日口粮一律由1斤2两逐步减至1斤(12两)。因交通员终日长途跋涉,特准照顾不减。因减粮吃菜多,每人每日加发食盐2钱。11月,经交通总局请示,批准邮工按战士待遇,每日口粮增至1斤6两,由两月一双鞋增为每月一双。1942年4月起,交通总局及太行区各局站改为薪金制,也称半薪金制或半包干制。每人每日口粮1斤半,邮工月薪22元,干部22~26元(包括衣服、鞋及路费)。同年11月,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在“关于交发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交通人员供给待遇,如津贴、菜金、鞋袜、衣服等按区级干部待遇标准制定,政治上也和区级干部同。1944年,总局及太行区仍改为供给制,同年12月,边区政府关于交通工作的决定中规定“交通员的待遇与专署县政府通信员同。以后可以统一管理,统一由政府开支”。 

  1942年、1943年是最艰苦的两年。1942年自然灾害侵袭太行,全区大旱,夏秋粮食只有两三成。党政军民普遍开展节约运动,部队每人每日节约小米2两,地方干部节约4两。一段时间内,每人每日只吃12两小米、3钱油、5钱盐,以野菜充饥,用节约下的粮食救济灾民。到1943年,旱情更加严重,并发生了蝗灾,同时,冀南地区也出现历史上少见的蝗灾和春旱。9月又连降大雨,河流决口,洪水泛滥,全区30多个县受灾,加以日军趁火打劫,冀南人民处于极端困难境地。交通兴发娱乐职工一面积极响应冀南行署号召,每日从定量的12两小米中再节约出2两救济灾民,同时顽强坚持通信。除因受灾死亡外,在送信途中,被日军残杀壮烈牺牲的达17人。冀鲁豫水东地区更艰苦,由于敌人封锁“扫荡”,1944年5月天气已经炎热,大家还穿着棉衣,无单衣替换。地委决定派人伪装成逃荒要饭者外出求援,几经险阻,南下找到新四军方才解决了穿衣问题。负责联络新四军的王荫林,把新四军支援的20万元藏在席包夹层中,一路受尽艰辛和折磨,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困难的情况下,边区军民一面节衣缩食,一面边工作边开荒种地或进行各种方式的工商业生产,努力自给。1940年冬,冀太联办通知自1941年起,对各机关团体只供应3/4的粮食,其余1/4自行解决。为此,交通总局指令各局站马上进行开荒种粮、种菜。1941年春,在辽县(左权)雨水垴租地100余亩,建立生产基地。同时,又在机关驻地索堡镇开辟菜园,开办清漳商店、清漳饭店。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收获很好。1942年5月,雨水垴生产基地被日军烧毁,损失粮食数千斤。 

  办工商业生产的方针是商业分散、工业集中、随买随卖。1944年,太行区各督察处开办作坊,或开展运输,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交通员生活标准规定是3钱油、5钱盐,除个别督察处外,基本做到了按时供给。1945年,鉴于干线站交通员每日出班,再加上自己磨面、砍柴、背粮、做饭,没有时间搞生产,为了保持干线交通员身体健康,交通总局决定由各督察处代干线站搞生产,对交通员按每人每日6钱油、7钱盐供给,增补毛巾、肥皂等日用品和医药费。

  解放战争时期,兴发娱乐人员的生活待遇同边区军民一样,虽与抗战时期相比有所改善,但仍艰苦。1946年,全边区兴发娱乐实行供给制,后来,冀南区和太行区先后改为薪金制。1946年1月,太行行署令颁布1946年供给制度,干部和干线交通员每日口粮提至27两与30两,菜金3.5元,不分工杂人员,每人每月津贴30元,同时增加了干部生活费和服装鞋袜。后又补充修订制度,干线交通员服装布由12尺增至13尺,鞋增至10双,菜金分别提高为5~6.5元。2月,各区召开接收中华兴发娱乐联席会,边区政府特电示,会议期间全体可吃白面一天,以示庆贺。9月,冀南区各局站首先实行薪金制,干部以民政人员待遇、邮工以政府通讯员待遇为起点。邮工按工作年限,月薪小米230~270斤,县局长200~260斤,区局长级360斤。11月,太行行署也决定在兴发娱乐各局站实行薪金制,标准与冀南区相差不大,管理局长的月薪小米340斤。兴发娱乐系统实行薪金制,推动了企业化方针的贯彻,人员逐步减少,效率逐步提高,节约效果很好。 

  1947年是边区邮务人员生活待遇标准和制度普遍改动的一年。太行区仍实行薪金制,冀南区由薪金制改为供给包干制,冀鲁豫、太岳区和总局也都先后实行了包干制。自1947年1月开始,太行区对薪金标准做了适当调整和提高。除每人每月仍发土布20方尺外,邮工月薪小米200~272斤,干部增至260~360斤。此时,冀南区由薪金制改为供给包干制,冀鲁豫也开始实行包干制。冀南区,干部、伙夫、马夫、警通员每人每月生活米160斤,干线邮工和县局邮工分别为200斤与180斤,另每人月发烧柴米105斤。冀鲁豫行署在“重新规定邮局供给制度并明确邮局人员政治地位”的训令中规定,邮务人员个人生活部分采取包干制,工作消耗部分按规定标准开支。个人生活部分包括粮食、菜金、被服、鞋、津贴和医药(特别药费经批准报销),另发跑班津贴一般邮工每月小米50斤、干线邮工75斤,车子修理费分别为40斤与60斤。兴发娱乐人员政治待遇,除家属救济不享受外,土地改革、斗争果实、劳力优待等均与民政人员同。军邮人员按正规兵团待遇,家属按军属待遇。3月,太岳区管局根据行署供给标准,实行了小包干,其中,特别规定了产妇及婴儿保育费等仍由政府解决。以上规定实行不久,为厉行节约、支援前线,太行区降低了干部薪金标准。同时,冀鲁豫党委和行署先后决定,为加强黄河以南游击环境兴发娱乐工作,邮局垂直领导与包干制供给办法已不适应战时环境,改为邮局归同级党委和政府领导。自7月1日起,黄河南岸各局改为供给制。 

  1948年1月,冀鲁豫行署规定粮食定量,食麦期每人每日由3斤减为2斤2两,食米期每人每日由2斤减为1斤6两。又规定自6月起,食麦期每人每日可增至2斤半,食米期每人每日增至1斤12两。太行区各局站自5月起由薪金制改为小包干制。为支援前线,待遇适当降低,邮工分三等,月发小米220~240斤,区管局长月发190斤,其余干部一律170斤。 

  边区兴发娱乐职工积极响应号召,边工作边生产,节衣缩食,为解放战争,为支援土改和边区经济建设,英勇艰苦保通信,做了最大的努力。

  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边区军民、机关团体在党的领导下,都是边战斗边生产,一面坚持工作,一面生产渡荒,兴发娱乐也不例外。 

  雨水垴,距总局驻地百余里,是太行群山里的一个小山庄,山高路险,只有三四户人家。兴发娱乐干部职工来到这里,向附近村庄老乡租地耕种,共租了100余亩,种植小米和玉米。每块租地相隔近的七八里,远的十多里。秋天,收了好几千斤谷子和米,藏在雨水垴的一个山洞里,总局的同志们都很高兴,打算长期省吃俭用。 

  由于在1942年5月的反扫荡战斗中,租种的耕地被日军全部烧光,因此党和边区政府号召不要租老乡的地,要自己开荒,于是,1942年春,总局机关20余人来到大普岩开荒。大普岩也在太行山深处,距总局更远,山路崎岖回转,走路三天可到,山高林密,荒无人迹。白天山羊奔跑、山鸡飞落,夜间则狼嚎豹吼。大家住在半山腰的一个小窝棚内,四处透风。兴发娱乐干部职工就地铺草而睡,日出背上镐头爬上山顶,日偏西下山,天黑回来。午饭就在山上吃干粮,架柴烧火,边烤边吃,边烧开水喝。由于山坡太陡峭了,每个人都必须弓着腰,一镐一镐地刨地。几个人共同刨一块,叫着号子,大家憋足了劲,一齐用力翻地,砸碎、摊平,然后再刨、再砸……中间休息时,大家说笑取乐,亲密无间。大家就是用这种不怕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同志们边工作、边生产,同时,时刻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穿衣上,虽然边区政府财政厅每年会发一些白土布,规定一年一套单衣,两三年一套棉衣,五年一床被子,但大部分人往往不够用,怎么办?领导就发动群众,大家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衣服暂时还够穿的,当年先不做;衣服破旧,能补一下,就少领些布,对付穿。这样你推我让,互相调剂,克服困难。有时实在调剂不开,有的同志只好一年四季“老虎下山一张皮”,连件替换的衣服也没有。夏天还好办,衣服脏了,中午脱下洗净晒上,睡觉起来衣服干了再穿上。到了冬天就没办法了,洗内衣时,只能空身穿棉衣。另外,发的白土布也是自己动手染色,当时染料很难买(敌人封锁),价钱昂贵,怎么办?有的同志用草木灰染成瓦灰色穿,有的同志用红土染成紫花布做单衣,有的同志连缝衣也是自己动手。 

  穿衣还好,最苦的还在吃饭上。虽是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包括菜金在内,共1斤半小米),但常常不能保证供给,能吃到小米或玉米干饭就很不错了。有时没有小米,只能吃高粱或其他杂粮。1942年,太行区发生有史以来罕见的干旱和蝗虫灾害,好多地方几乎颗粒无收,老百姓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换吃的,还有不少人逃荒要饭。边区政府号召各单位节约用粮,救济群众。规定各单位每人每天只发12两粮食(16两旧秤),吃干饭不行了,只能做稀饭,掺和一些野菜(苦菜、瓜花)或葫子,常常刚吃饱,过一会儿又饿了。有时搞来些用谷糠和柿子掺在一起做的炒面,大家吃了拉不下大便。吃一次杂粮窝窝头,还要分着吃。女同志饭量小让给男同志吃,饭量小的让给饭量大的。有个调皮鬼把吃饭和盛饭的“窍门”编成一句顺口溜说:“一碗平,两碗满,三碗顶住太行山。”这下吃饭慢的同志就“遭殃”了。后来由做饭大师傅亲自掌勺给大家盛饭,谁也吃不上“太行山”了。 

  漫长艰苦的生活,并没有吓倒革命同志,大家反而热情高涨,对胜利充满信心。除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外,每天早上还要出操跑步唱歌,每到开饭时大家也是先站队唱歌。尤其是每年元宵节,总局都要举办拥军和拥政爱民活动,同志们组成社火队到附近的机关单位演出,群众看了无不拍手称赞说:“你们交通局的社火办得好,兴发娱乐越看越爱看,来年一定要再办啊!” (本文摘编自《华北解放区交通兴发娱乐史料汇编——晋冀鲁豫边区卷》)